【手性药物 1.】
(1. 第一个惹祸的手性药物)
1953年,瑞士的一家药厂首次合成了一种名为“反应停”(沙利度胺Thalidomide)的药物。当时的联邦德国一家名为格兰泰(Chemie Gruenenthal)的制药公司对反应停颇感兴趣,他们研究发现,反应停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眠的作用,而且对孕妇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格兰泰公司便于1957年10月1日将反应停正式推向了市场。
此后不久,反应停便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南美洲被大量用治疗孕妇妊娠呕吐。
到了1960年,欧洲的医生们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这些婴儿有的是四肢畸形,有的是腭裂,有的是盲儿或聋儿,还有的是内脏畸形(后来的追踪调查显示,其实早在1956年12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因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反应停而导致耳朵畸形的婴儿就出生了,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
此后,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证明了反应停的致畸作用。Chemie Gruenenthal公司不得不于1961年11月底将反应停从联邦德国市场上召回。但此举为时已晚,人们此后陆续发现了1万到1.2万名因母亲服用反应停而导致出生缺陷的婴儿!这其中有将近4 000名患儿活了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六十年代后期,反应停才被禁止作为孕妇使用的镇静剂。但直到2012年格兰泰公司才正式向世界致谦。
科学家们对这个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反应停”是一对手性对映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它的R-构型异构体是强力的镇静剂,而S-构型异构体却是强烈的致畸剂。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R)-Thalidomide 镇静剂 (S)-Thalidomide 致畸剂
现在世界上超过40%的药物具有手性, 手性药物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为手性对映异构体。而实际上这种手性药物,两个对映体的药物疗效是不同的。有时两个对映体的疗效相同而强度不相同,有时两个对映体的疗效相似但作用点不同,有时两个对映体的疗效完全不同,最突出的是两个对映体的作用完全相反,也就是说一个是治病的,另一个却是致病的。因此美国药政(FDA)在反应停事件后推出手性药物的管理新政,凡是新药上市,必须说明其手性对映体的相对含量和疗效保证。这之后各国相继颁布了对手性药物的上市管理。
丰都智愚河畔环境技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