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智愚河畔环境技术工作室

智愚河畔环境技术工作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性博物 >> 手性现象

探索手性起源 8.

[2023-01-10] 手性现象 1086

【探索手性起源  8.

(8. 结晶引起的不对称性放大)

七、 结晶引起的不对称性放大

 生物分子的构型是单一的,并且生物分子的转化,以及对外来物质的代谢都具有超高的对映选择性,而前已述及的几种对称性破缺的假说,产生的都是非常微小的对称性破缺。

 想要达到如此高的对映选择性,就需要对产生的微小的不对称性进行放大。那么,这样的放大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这又是一个令科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目前,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放大不对称性的方式:一是结晶,二是不对称自催化现象,都有可能自发的放大不对称性的情形。

 很多手性有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酒石酸等,他们的外消旋体具有比光学纯化合物具有更小溶解度。

 因此,当一个氨基酸溶液中溶解了非等量对映体的氨基酸,即具有一定ee值(两种手性对映体的比值)的氨基酸时,当溶液结晶时,由于外消旋体溶解性较小而先结出,就可能实现手性的放大。

 2006年,Breslow等人将500 mg初始1% ee的苯丙氨酸溶于水中,然后使水缓慢蒸发,直至大部分的苯丙氨酸析出(>400 mg),此时检测该氨基酸水溶液发现,溶液已经上升到40% ee,再继续使水分缓慢蒸发以析出大部分的苯丙氨酸晶体后过滤,最后浓缩得到约20 mg 的苯丙氨酸,ee值高达90.0%。他们使用不同的初始ee值的苯丙胺酸,最后均得到手性大幅放大的产物(见下图)。

       由此可见,外消旋体与光学纯化合物之间的溶解性差异,可能是微小的不对称性产生放大的原因。

image.png


                                                         丰都智愚河畔环境技术工作室


标签: FETS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评论记录:
首页
一键拨号
关于我们